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锦鲤穿进年代文[穿书]

第六十三章

锦鲤穿进年代文[穿书] 细鱼 19239 2021-08-21 23:4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锦鲤穿进年代文[穿书] 热门小说吧(www.rmxsba.com)”查找最新章节!

“奶。”

陈植林待要追问, 陈大娘却不耐烦地敲了下盆子, “吃饭的时候别说话。”

陈植林不敢多嘴了, 怕到嘴的鸭子给飞了。

一顿饭吃得各怀鬼胎。

陈大爷和陈大娘两口子都可足劲地吃, 这老大一家这阵子也真是够缺德的, 陈建林给他们二老安排了三餐, 他们就真没有再理会过二老的一日三餐了。

二老是看在眼里, 气在心里,现在碰到一个坑他们的机会,哪里能够放过!

一盆卤肉几乎一半是给陈大爷和陈大娘给吃了。

陈家业想夹走最后一口肉, 都被陈大爷给抢了过去。

他只好把筷子放下,等着二老吃完。

“隔。”

陈大爷和陈大娘吃得肚子都凸出来了,忍不住打了个饱嗝。

“爷奶, 你们吃饱了吧。”宋红春忙陪笑着问道。

“饱了是饱了, 就是还差一杯茶来去去腻味,这卤肉太肥了。”

陈大娘剔着牙齿, 漫不经心地说道。

“我这就去倒茶, 前阵子植林买了一罐子绿茶呢。”宋红春立即说道, 陈植林赚钱不会, 可花钱却大手大脚, 那一罐子绿茶是在百货商店买的, 要八元一罐,他也咬牙买下来了。

平时除了他自己喝,家里其他人连碰都不能砰。

陈大娘和陈大爷抱着两杯绿茶, 喝了一口后, 陈大娘称赞道:“这茶还挺香的。”

“可不是嘛,奶奶。”陈植林满脸带笑。

陈大爷闷不吭声地喝茶。

“爷,奶,现在咱们也都吃完饭了,是不是该商量下刚才那件事了?”

宋红春着急地问道。

陈大娘掀开眼皮看了她一眼,“我说你们怎么这么好心请我们吃饭,果然是有事找我们。”

“妈,话不能这么说,咱们是一家人嘛。”

陈家业说道。

“一家人?”陈大娘笑了,“你们不就是想让我去和建林他们说这事嘛?”

“是啊,妈,我们赚了钱也好孝敬您和爹啊。”

林秀红舔着张脸,笑着说道。

“呵呵。”陈大娘冷笑一声,她把杯子放下,站起身来,“你们可别做梦了,这事我和你爹都不会干的,老伴,走,咱们回屋里去。”

“诶。”陈大爷喝完了绿茶,放下杯子,步履蹒跚地跟着陈大娘回了屋子。

陈植林一家四口目瞪口呆。

半晌后,林秀红才反应过来他们被陈大娘玩的团团转。

她气得跳脚地骂道:“这老不死的,东西吃了,茶也喝了,就是不干事,不肯帮忙早说啊,白白浪费我一盆卤肉。”

陈植林夫妻也脸色阴沉。

可即便他们被陈大娘他们摆了一道,他们也奈何不了陈大娘二老,只能是忍着怒气吞下这个亏。

陈大爷二老心情却格外高兴。

这一家子混球总算是吃到教训了。

“要喊我去让建林和小贝为难,我才不傻呢。”陈大娘嘀咕道。

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现在二老总算是知道谁才是真正靠得住的人了。

他们现在日子能过得这样好,全靠陈建林打点,要是找这种事去为难陈建林,即便陈建林和宋贝都答应了,关系也要彻底断了。

陈大娘看得很清楚,陈植林他们这家是指望不上的,就算他们真发了财,也不会让他们享福。

当初他们一家跑去县城开麻辣烫的时候,不就把他们都丢在了大队,连找个人帮忙照顾都没有。

宋贝和陈建林并不晓得这些事。

也不晓得一场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陈大娘掐死在襁褓里。

许胜男和宋汉民搬到县城之后,起初还有些不适应,可跟着白秀英转悠了几天,他们也就清楚在县城里要怎么过日子了。

白秀英可谓是地道的县城通了,哪个摊子菜便宜,哪个店面酱油便宜,哪户人家人品好,这些她都门清。

有白秀英带着,许胜男一家少吃了不少苦头。

宋奋斗也是个懂事的,白天他在自己的糕点店和宋贝的面店两头跑,糕点店的装修太老气了,灯光又暗,墙上还乌漆嘛黑的,看着都叫人心情不好,宋贝给他画了张图,让他去找人把墙壁刷白,然后弄个玻璃柜子好来摆放糕点,宋奋斗都一一照办,他知道自己没啥见识,与其瞎拿主意倒不如听他姐的,横竖他姐难道还能害了他不成。

另一方面,宋奋斗还在帮着店里招呼客人。

随着秋季的到来,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即便是有宋奋斗还有许胜男的帮忙,宋贝他们都觉得忙不过来了,这得亏包子和馒头都是两头小猪猪,天天就知道睡觉,连打雷都未必能吵醒他们,否则又要带孩子,又要忙生意,宋贝他们估计得忙得脚断了。

刚刚教完宋奋斗怎么做蛋挞后,宋贝送走宋奋斗,擦了擦手,把围裙取下放在桌上,对哄着包子的白秀英说道:“妈,我看奋斗下个月月中就能开张,咱们到时候生意就更忙,店里人又少,要不招人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

白秀英轻轻拍着包子的肩膀,“只是这招人就怕招来一些不三不四的。”

他们这店名声是打出去了,可是也有不少人眼热他们生意,宋贝煮面条的时候多得是人盯着,那些盯着瞧的无非是想偷学秘方好也去开一家面店。

可惜,他们看来看去也看不出门道来。

宋贝这里的秘方可多着,汤底的、面条的、臊子面的、卤肉的,哪样不是不能让外人学去的方子。

这要招人,工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人品。

“这招外人就怕人家偷学了,自己去开店。”

陈国成说道,“不如还是找亲戚吧。找个像奋斗一样的。”

陈国成对宋奋斗很是欣赏,只是从来不怎么提,他的性子就是如此,沉默寡言。

听到陈国成这样称赞奋斗,宋贝心里也跟着高兴。

不过,她很快又发愁了:“这哪里有那么容易。”唉,这宋奋斗太称职了,也是叫他们头疼,要找到一个像他一样又勤劳又机灵的,可不容易。

“唉!”

白秀英突然跺了下脚,她像是想起什么来似的,激动地说道:“国成,你记不记得我娘家有个亲戚嫁到了县城来?”

陈国成愣了下,半晌才想起那人来,“你堂妹白艳英是不是?”

“对,就是她!”白秀英说道:“自从我们前些年见过一面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了,她是嫁给个军人,可惜老公在战场上牺牲了,留下个女儿拉扯大,现在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挺艰难的。”

陈国成道:“你是想找她来?”

“对,她们母子都是勤劳又老实的,前几年她孩子十五岁了,现在估计和奋斗一个岁数了。”

白秀英说道。

“那成啊,妈可以去问问她们,如果他们愿意,就过来试试,做得来咱们就要了,工钱就按照奋斗的工钱给。”

宋贝毫不犹豫地说道。

她相信她妈的眼光,既然觉得那母女不错,估计就差不离了。

“那我明天就回娘家去问问他们家在哪里。”白秀英道。前几年见面的时候,人家孤儿寡母怪可怜的,白秀英也不好多问,现在要找人却是得跑回娘家一趟。

“行,妈,你去吧。”宋贝说道。

白秀英第二天就果然一大早回娘家去了。

她提着些宋贝做的点心还带了一只鸡回去,一到家,她娘家那边的人都出去干活了,留下她妈和几个小孩子在屋里。

白秀英把些点心分给了小孩子,让小孩子们出去玩后,又拿了一盒子绿豆糕给她妈。

“妈,这是我媳妇做的绿豆糕,容易咬,您尝尝看。”

蔡大春吃着绿豆糕,纳闷地问道:“你一大早来干什么?今天不用开门做生意啊?”

“要啊,天天忙得很,我是趁着还没开张赶过来的。”

白秀英道,“妈,我问你件事,你知道艳英她嫁到县城哪里去了吗?宋贝她弟弟现在要去开店了,我们想请艳英母女去帮忙。”

白秀英这也存着自己一番心思,她听说过她们母女日子过得艰难,想着以前和堂妹关系那样好,便想拉扯一把。

别的不说,母女俩一个月十六元,足够她们过得有滋有味了。

这要是再算上宋贝过年过节包的大红包,那就更别提了。

蔡大春也不提让白秀英把工作留给自家弟妹的事,她干脆地说出了地址,道:“去年初三的时候,他们还来过一回,艳英那闺女长得挺标志,听说学习也好,就是可惜家里没钱,供不上,念到初中就出来了。”

“这都是命啊。”白秀英叹了口气,当年白艳英嫁给那军人的时候,多少人羡慕,谁会想到她老公竟然牺牲在了战场上,虽然得了个烈士家属,可这孤儿寡母在县城里要活下来可不容易。

蔡大春也叹息了一声:“可不是嘛。她以前还有些胖,这些年瞧着就剩下把骨头了,听说身体也不好,靠着帮人家洗衣服赚钱。你要是有办法,就多帮帮他们。”

“我知道了,妈,我现在得赶回县城,就不和你多聊了,那鸡我搁在厨房,中午你喊嫂子给你炖个汤。”白秀英说着话便站起身来,打算要离开了。

“行了,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蔡大春摆摆手,说道。

白秀英拿了地址,回去后也没急着去找人,她知道这白天时间大家伙都是要上班工作的,现在这时间点去,十有八、九要扑个空,因此她在店里帮忙。

等到日落西山,瞧着工厂的人都往家里方向赶的时候,白秀英就和宋贝说了一声,便朝着蔡大春给的地址赶过去。

那地方偏僻得很,就在城西那边,白秀英问了好些人才找到地方。

她站在白艳英家门口,看着破烂的小房子,两扇门上的木漆早已脱落,斑驳的门紧闭着,从门缝隙透出里头一丝一点的光亮来,还传来隐隐约约的说话声。

就是这儿?!

白秀英瞧了下门牌号——东街203号,没错。

她心里头不禁生出几分心疼来,早知道她堂妹日子艰难,没想到竟难到这种程度,就这小屋子都能看得出他们日子多么难过了。

“叩叩叩——”

白艳英母女正在餐桌旁就着酱菜吃馒头,听见敲门声,柳韶诗心里头就不禁一跳。

白艳英正要起身,她连忙伸出手拉住她妈的手,“妈,我去开门。”

他们这地方偏僻,经常有些流氓混混知道他们母女独居,便三不五时地过来敲门调笑几句,虽然不敢真的上手,但是也怪恶心人!

“我跟你一起去。”白艳英果断地说道,她进了厨房抄起一把菜刀,跟柳韶诗一起往门口走去。

“明明听到动静,怎么没人来开门?”

白秀英心里纳闷,正要再伸出手去敲门,却见得门被猛地拉开,一把刀就刷地一下在她眼前闪过。

她吓得都僵在原地,连动弹都不敢动弹一下。

“等等,女儿,这是你秀英阿姨。”

借着屋里的灯光,白艳英总算认出来人是谁,连忙收回刀,对拿着锄头的女儿说道。

“秀英阿姨?!”柳韶诗也跟着瞧了瞧,认出是白秀英后,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连忙把锄头放到一边,走上前去,“阿姨,您没吓着吧,快请进。”

柳韵诗对白秀英很有好感,以前每次见到白秀英,这个阿姨都会偷偷摸摸塞给她一点儿钱,让她好拿钱去帮忙改善下生活。

“哎呀我的妈呀,”白秀英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迈开腿走进屋里来,“你们娘俩这是在要打鬼子啊?出来开个门还带拿刀拿锄头的?这得亏我离得远,不然就被你妈给砍成两块了。”

白艳英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

她不好多说那些混混的事,便岔开话题道:“秀英姐,你吃饭了没?我们正吃饭呢,一块儿吃吧。”

“那感情好。”

白秀英说道,她取出带来的饭盒,“刚好我从家里那边带了些菜色来,咱们一块儿吃。”

她勾着白艳英的手,道:“咱们姐妹好久没见了,我最近听说你家在这里,便过来看看你,没打扰到你们吧。”

“没有。”

白艳英满脸笑容。

柳韵诗忙把门关上,栓好后跟着她们进屋里头去。

屋里头也简陋得很。

一张矮桌子,上头摆着一盘子酱菜和一个装着馒头的盘子,两个碗,就这便是她们家的晚餐了。

白艳英脸上有些尴尬,忙道:“韵诗,咱们厨房不还有些猪肉吗?快去炒了拿来。”

柳韵诗答应一声就要去。

白秀英连忙拦住她,“别,别,我今儿个蹭饭来,怎么好麻烦你们?我带了不少菜色,都是我媳妇给做的,你们尝尝看好不好吃?”

说着,她把饭盒放在桌上,一一打开来,一道是清炒蔬菜,一道是糖醋咕噜肉,还有一道是地三鲜。

菜色很简单,却芳香扑鼻。

“韵诗,你尝尝看你嫂子的厨艺好不好?”

白秀英笑着夹了一筷子咕噜肉到韵诗碗里头去。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柳韵诗红着脸说道,她们家已经有阵子没吃过肉了,刚才她妈嘴里说的猪肉不过是几毛钱猪肉馅罢了,预备着明天包饺子吃的。

“一家人,还客气什么,妹子,你也吃,我也尝尝看你们的馒头。”

白秀英爽朗地说道,她自顾自拿了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后赞不绝口:“这是艳英妹子的手艺吧。”

“是我。”白艳英笑道,她见白秀英这样不把自己当外人,心里头才松了口气。

“还是跟以前一样好吃。”

白秀英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母女俩脸上都不禁露出了个笑容。

因着这么个岔子,这顿饭吃下来倒是宾主尽欢。

等吃完饭,白秀英就提起做工的事情,“艳英妹子你也知道我们家在县城里开了个面店吧,现在面店里我媳妇她弟弟要自己开店了,缺人手得很,我想请你们母女过来帮帮忙,每个月工钱一人八元,包一日三餐,逢年过节还有红包,不知道你们肯不肯过来帮我这个忙?”

柳韵诗正收拾着碗筷要去洗完,听见这话,便不禁心动了。

这条件实在太优渥了,就跟天上掉馅饼没差别了。

她想不出拒绝的理由,但答不答应这得看她妈的想法。

“这我怕我们做不来。”白艳英心动是心动,可心里头却有些犹豫,怕是白秀英同情他们才给的工作。

她骨子里要强的很。

白秀英忙道:“这活计很简单的,只是艳英妹子你也知道,我们家开的是面店,有不少方子不好叫外人知道,这要招人实在太难了,你是不知道现在县城有多少人眼红我们家呢?你要是不来帮忙,我可真不知道回去怎么跟儿子他们交代。”

白秀英叹了口气,露出烦恼的神色。

白艳英一向和她关系好,瞧见她这样为难,心里头便迟疑了。

柳韵诗知道她妈心软,忙在旁边帮忙敲边鼓,“是啊,妈,阿姨他们家现在这种情况,请熟人比较合适。咱们总不能叫阿姨回去后没法交代吧。”

“就是,艳英妹子,你听听韵诗的话,这孩子多体贴。”

白秀英说道。

白艳英想了许久,这才点头道:“那好,不过我就不用一个月八元了,六元就成。”

“你这是说什么傻话,我们家给别人都八元,难道自家亲戚反要克扣,这传出去我白秀英还能有脸回大队吗?”白秀英故作嗔怒地瞪了白艳英一眼,而后爽利地说道:“行了,这件事咱们就这么定了,明天你们两个能来店里吗?”

“能!”

柳韵诗连忙点头。

她们家现在都是打零工,那些零工都要自己上门去领活的,不去也不用说一声。

“那就明天来吧,早上七点过来,来店里吃早饭,回头我再告诉你们在店里头怎么工作。”

白秀英见目的已经达成,外头天也快黑了,便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先回去,你们晚上好好休息。”

“行,阿姨,我送送你。”

柳韵诗说道。

“好。”白秀英点了下头,把饭盒收起来,带着出了门。

等出去后,她拉着柳韵诗的手,偷偷塞了十元过去,“这点儿钱算是阿姨给你的,过阵子去找个地方好点儿的住,别和你妈说。”

“谢谢阿姨。”

柳韵诗眼眶泛红,感激地说道。

她还当白秀英看不出原因,没曾想白秀英心里头通透得很,只是为了她们的自尊,没有点破。

“行了,回去吧闺女,往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白秀英笑笑说道,“你也别送了,阿姨认得路。”

柳韵诗目送着白秀英离开后,才擦了下眼泪把门带上。

回去后。

宋贝正哄着两个小不点睡觉。

看见她来,宋贝问道:“妈,成了吗?”

“成了。”白秀英点了下头。

宋贝这才放下心来。

翌日早上。

他们一家正准备着早饭时,白艳英和柳韵诗就来了。

两人一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的时候还专门找出最体面的衣裳过来,就是怕给白秀英丢人现眼。

她们在县城住着,哪里能不知道宋姐面店,之前是不好意思过来,每次路过都是急匆匆地走过,生怕被白秀英认出来,今天来了一瞧这才发现这间店有多气派。

母女俩站在店门口旁边都有些局促不安,不好意思打招呼。

还是宋贝在灶台后煮着胡辣汤瞧见她们,估摸着大概是白艳英和她女儿,开口打了个招呼:“是婶子和妹子,是不是?”

“对,对。”白艳英的手在裤腿上擦了擦,尴尬地露出个笑容来。

“婶子和妹子快进来坐,我正做早饭呢,很快就好了。”

宋贝笑着说道。

母女俩瞧见宋贝态度热情,心里头便松了口气,柳韵诗的眼神不由得多瞧了宋贝几眼,她听说宋贝前不久才刚生孩子,可这身材可真是苗条,而且那脸蛋瞧着也跟少女似的。

她俩刚坐下,楼上白秀英他们就下来了。

亲戚见面,少不得一番客套,好在白秀英他们一家都是心眼好的人,聊了一会儿后倒是让白艳英母女没那么局促不安了。

等吃了早饭过后,白秀英就跟她们母女说起该怎么工作了。

这店里工作看着轻松,其实繁琐得很,什么活都要干,但只要细心,也不是干不来。

白艳英母女吃的苦头够多,对于店里的活计丝毫不感到累,反而觉得轻松。

比起天天去做零工,帮人洗衣服的活,在这面店帮忙上头有瓦遮着,三餐无忧,一个月还拿八元,这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宋奋斗早上吃完饭就过来帮忙,瞧见他们母女还打了个招呼。

“婶子、妹子,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问我。大家都是一家人,别客气。”

白艳英笑着答应下来。

柳韵诗看着宋奋斗,脸上却是有些羞涩的神色。

宋奋斗穿着体面,模样又好,还自己有家店面,其实在不少少女眼里,都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可惜他是个木头脑袋,不开窍,丝毫没有留意到周边人那些暗示。

上回宋贝过去糕点店送点儿东西,碰见隔壁水果摊的闺女送了几个苹果进去。

那宋奋斗满口道谢,还塞了人家一包点心,宋贝以为是郎有情妾有意,可一试探,得,人家宋奋斗以为这只不过是寻常打招呼罢了。

这真叫人不知道从何说起,这谁家陌生人打招呼带送东西的,这不是钱没地方烧吗?

宋贝也懒得说他了。

这种事别人说也没用,得他自己心里有个心眼才能看得破。

她总不能碰到人对她弟弟有意思,就去和她弟弟说一声吧,这不是闲着没事干吗?

宋奋斗带着白艳英母女干了一天。

两人起初还有些生疏,后来慢慢地就上手了,宋贝倒是没想到柳韵诗看着羞涩,做起活来却大方得很,这一天下来,都快赶得上宋奋斗了。

而且脑子还好使,什么东西多少价钱,白秀英说了一次之后,她就记住了。

“累了一整天了,快擦擦汗吧。”

黄昏时分,店面不做生意了,灶台的火也慢慢熄了。

吃完晚饭后,宋贝进里头拿了几条新毛巾给他们母女擦擦汗。

“谢谢姐。”

柳韵诗拿过毛巾,嘴上忙不迭地道谢。

“不客气,今儿个你和婶子觉得怎么样?能不能承受得过来?”宋贝也拿毛巾擦了擦汗,对柳韵诗和白艳英问道。

“可以的。”柳韵诗忙道:“我和妈都觉得忙得过来。”

“那就好。”宋贝笑了下,道:“那明儿个你们就还是7点过来吧,不用来得太早,差不多七点到就成。”

“好,谢谢姐。”柳韵诗乖巧地答应道。

几天忙活下来。

柳韵诗和白艳英也渐渐地习惯了在店里打工的生活。

店里头一日三餐她们都是跟着宋贝一家吃,宋贝他们吃什么,她们就吃什么,没半个月,柳韵诗的气色就显得好多了。

以前见天地只能吃馒头酱菜填肚子,现在肚子里有油水了,人瞧着都比之前面色好了不少,连个子都好像没之前那样矮了。

宋贝他们天天瞧着不觉得有什么。

倒是她们邻居瞧见了吓了一跳,还当看错人了。

“这是柳韵诗?”

刘兰花瞧见柳韵诗和白艳英从家里出来,惊疑不定地拿眼睛上下打量了柳韵诗一眼。

她们家就在柳韵诗家隔壁,比柳韵诗他们家阔气得多。

寻常见面都不带搭理柳韵诗和她妈白艳英的,嫌弃她们家穷,还是租的房子。

白艳英和柳韵诗都没搭理她,把门锁上后,就径直离开了。

她们今天要去县城买料子来做衣服,毕竟现在在店里打工,不能老是穿着那些寒酸的衣服,总得做几身能看得过去的衣服,而且柳韵诗这年纪也差不多了,也要说亲了,白艳英想想便趁着今天放了半天假,赶紧跑去买料子。

“哟,这还不带搭理人了?”

刘兰花脸上露出嫌恶的表情,嘀咕道,“这也不知道天天早出晚归的是干什么,不定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营生。”

她正嘀咕着,旁边那人家的婆娘正好出来倒垃圾,听这话,那婆娘道:“刘大姐,你可别瞎说,白艳英他们是找到活干了。”

“她们还能找什么活干?”刘兰花压根不信:“工厂那些岗位争都争不过来,哪里轮得到她们?”

“她们不是去工厂,是去那家宋姐面店。”

那婆娘好心替柳韵诗她们辩驳,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刘兰花嘴巴又大又臭,要是让她到处传瞎话,白艳英母女还怎么在县城立足:“听说那是他们家亲戚,给的工钱不少呢。”

“宋姐面店?”刘兰花知道这家店,但没有去光顾过,嫌弃太贵,又不能砍价,但这并不妨碍她知道宋姐面店生意很兴隆,“她们还有这门有钱亲戚?一个月工钱多少?”

“好像是六七元吧,我也不太清楚,都是听人说的。”

那婆娘说着话,听到屋里头汉子喊她,连忙把垃圾桶在门口沟里洗了洗,提着垃圾桶进屋里去了。

刘兰花眼神闪了闪,“一个月六七元,这两个人可不就十二三元了?”

她心里存着这事,几天后回娘家的时候就和她妈说起这事来,还感慨了一句:“这要是咱们家有这等有钱亲戚,这钱该咱们赚多好,白白便宜了那个寡妇了。”

刘兰花她妈钱大妈也跟着点了下头,“可不是,听说那家面店老板的弟弟都要开新店了,估计赚了不少钱了。”

“少说得好几千吧。”刘兰花嗑着瓜子说道,“说不定早就成了万元户,只是没显摆出来。”

陈小华在旁边听着她姑子和婆婆说话。

听着听着突然就有些耳熟了,她忙问道:“小姑,你说的那家面店是不是叫做宋姐面店?”

“咱们县城除了他们家面店以外,还有其他家面店吗?嫂子你问这话也真是好笑。”

刘兰花不客气地嗤笑着说道。

陈小华早就习惯了刘兰花的阴阳怪气,因为她是乡下人,刘兰花一直觉得陈小华配不上她哥,从陈小华进门到现在都二十多年了,都没给过陈小华好脸色过,就算是陈小华给她哥哥生了个儿子,也是爱答不理的。

“我只是觉得这家面店好像有些耳熟,像是我哥他们开得。”

“你哥?”

刘兰花和钱大妈脸上都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你可别是吹牛吧,人家宋姐面店那么有钱,能是你亲戚?”刘兰花狐疑着说道。

陈小华早就知道那家面店是陈国成他们家的,面店就在市场上最热闹的地方摆着,她天天去买菜,怎么可能看不见?只是因为她从嫁了人后就和家里没来往,故而不好意思去认亲。

现在听刘兰花这么一说,陈小华顿时就忍不住承认了,“那宋姐面店的公公陈国成就是我二哥啊,他儿子是不叫做陈建林?”

“好像是叫这个名字。”

刘兰花脸上露出迟疑神色,她和她妈对视了一眼。

这要是宋姐面店真和他们家有亲戚关系,那可就发财了。

“嫂子。”

刘兰花脸上顿时露出殷勤的神色,“你这事咋不早点儿说呢?这要是早说了,那两个工作不就可以介绍给你侄女了吗?”

刘兰花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到了找工作的年纪。

她最近正发愁该怎么给女儿们找工作,儿子不用担心,可以顶替他爹在工厂里的岗位,但是女儿们却是难了,尤其是刘兰花还挑剔得很,工钱不高根本不放在眼里。

眼瞅着两个女儿天天在家里白吃白喝,刘兰花心里头跟刀割似的。

在她看来,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不趁着现在让她们多赚钱,将来嫁出去了还怎么捞钱?

“我这之前不是不太肯确定嘛。”

陈小华含糊地说道。

刘兰花和钱大妈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个借口,她陈小华哪里是不敢确定,分明是没脸上去认亲戚罢了,毕竟二十多年没回娘家,也没认两个哥哥,现在人家发达了,就上赶着上去认亲戚,傻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现在确定了,这门亲戚可不能疏忽了。”

钱大妈拍板说道,“你过几天提些东西上门去坐坐,咱们都是亲戚,既然现在都在县城了,就应该走动走动。”

这也正合陈小华的心思,刘兰花她们瞧不起她,不就是因为她一穷二白,又没有什么有钱有势的亲戚嘛?现在有她二哥在,她看谁还敢瞧不起她。

“可我手上没钱啊。”

陈小华故意说道。

钱大妈心里冷哼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拿去买些点心水果当礼物,这门亲戚可要好好处,毅安正打算开个杂货店,这笔钱说不定还得需要他们帮帮忙。都说一个老舅半个爹,你二哥身为毅安舅舅,侄子要挣钱总得帮帮忙吧。”

“妈,我也是这么想的。”

陈小华立即说道。

她儿子刘毅安在县城警察局里只能勉强算是个临时工的身份,警察局里的岗位比工厂岗位更严苛,她儿子又是个游手好闲的,转不了正,瞧着县城里店铺开了一家接一家,便索性辞职,打着要开店的名头。

可这要开店不得要本钱啊,她儿子花钱如流水,工作几年没攒下钱不说,还让家里倒贴了不少钱,现在要开店就缺这笔钱了。

“还有我闺女也要找工作,你喊你哥和你嫂子把那寡妇母女给炒了,让我两个闺女去。”

刘兰花不客气地说道。

“对,还有这事。”钱大妈点头附和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这事你可得办好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