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医心医意:卓少撩人,非礼勿动!

第183章 不藏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医心医意:卓少撩人,非礼勿动! 热门小说吧(www.rmxsba.com)”查找最新章节!

经过短暂的休息,苏溪与同学很快便进入正式的学习当中。苏溪等人的很多医术的治疗方法都是通过在学校里获得,而华家的中医师,更多是通过自古以来的传承。所以在同样病症的治疗上,存在着不同。

偌大的前厅里,双方围在一张大桌前,一起进行着探讨与研究。“有很多病症采用中药治疗,我们更多会偏向于安全性质高,使用率较广的中药,免得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我们不清楚的副作用。”同学说道。

“我们华家世代行医,我们的祖先长辈都会将每一种药物的特性记录下来,我们每个晚辈都需要背下来。所以对中药与草药,我们了解得比较透彻,所以我们不会局限于使用的药问题上。”华家医师说道。

说着,双方便进行到具体的病症上。“现在的人群都是亚健康状态,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师会根据节气,来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苏溪说道,“例如三伏贴还有生长贴等,据我所知,很多病人使用后的效果不同。”

苏溪的话落下,华家医师回应道:“不错,就像们华氏医馆里的生长贴,根据孩子们使用后的反应,一般的小孩在使用三个月后,生长会长高五公分左右,有的小朋友吸收效果比较好,甚至出现长高七公分的效果。”

闻言,苏溪等人吃惊:“这么多?”

“不错,我们今年有许多小朋友来看,效果都挺好。”

苏溪同样惊愕,说道:“我们医馆其实也有生长贴这个项目,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的小朋友是长高三公分。”

“我在的那家医院里实习,三月份的时候小儿推拿科也有开展这个项目,有的小朋友没什么效果,有的就长高两公分。小孩平均一个月也能长高0.5公分,尤其是春天的时候,所以总体的效果没多少。为什么都是生长贴,原理差不多,差距会大?”

华家医师自豪地回答:“我们医馆采用的是现场调配的方式,通过把脉和观察了解每个小朋友的体质,再根据体质合理用药,像是何首乌,冬虫夏草这样名贵的草药,我们也都会用进去,再加上其他几种药材,针对性地贴敷。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配合针灸。”

听着他们的解释,苏溪恍然大悟。普济堂的生长贴,都是统一将药方调好,配好了生长贴。考虑到孩子还小,主要是以推拿手法为主。“孩子小,经常针灸配合度高吗?”苏溪好奇地问道。

“一个星期针灸一次,只要手法好,疼痛感不强,孩子都会配合的。加上有效果,家长的配合度也高。而针灸的穴位等,我们都是通过讨论得出。”医师解释道。

苏溪认真地听着,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对他们来说,这些也是学到的知识。探讨好病症,华老看着大家,忽然说道:“我们华家有一个藏书阁,里面有珍藏了许多我们华家祖上流传下来的医书。那些医术记载了许多的疑难杂症,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藏书阁翻阅。”

话音未落,苏溪等人欣喜地问道:“真的吗?”

不等华老回答,其余的华家医师连忙说道;“大伯,这样不太好吧?藏书阁里的医书是我们华家不外泄的,怎么能让外人翻阅?更何况,里面还有很多上辈人留下的珍贵手札,这些都很重要啊。”

其余华家人纷纷附和,华老缓缓地说道:“没事的,中医传承至今,已经走向了衰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西医,中医的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我之所以同意这次的学术交流,也是希望中医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我啊,不想藏私,中医好,我们华家才能好。”

听着他的解释,华家人依旧不赞成:“可最近中医越来越好,那些都是咱们华家秘而不宣的珍宝,怎么能就这么公开。”

“医书和手札都在那放着,我们身为华家人学到的也不是很多,他们只是学习半个月,能学到多少都是他们的造化。况且,学习了有用的,也是我们华家的光荣。中医最近好转,也不是我们华家的功劳。我们沾了别人的光,付出点也是应该的。我已经决定,藏书阁你们都可以去,只有一个要求,不能把书弄坏掉,不能带走。”

苏溪等人开心地应道:“是,华老先生。”

想到即将能有机会看到华佗留下的珍贵手札,苏溪莫名地有些兴奋。对她来说,能读到很多的医书,是他的荣幸。“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苏溪暗暗地说道。

研讨会结束后,苏溪便来到藏书阁。当看到藏书阁里那么多的书籍时,苏溪的眼里满是震撼。医书被整齐得分类好,苏溪从内科的书籍开始浏览。坐在位置上,苏溪看着手中那本是华家历代医师中的一位较为有名的手札,认真地浏览。

“怎么都是毛笔字的繁体啊,看得这么辛苦。”身边传来同学的抱怨声。很多手札都是用毛笔加上繁体,很多同学看得很慢,而苏溪却不费劲。之前也看过类似的古医书,多以繁体为主。

一字一句地看着,苏溪很是认真地对待。她发现,她所翻阅的手札里,关于疾病的诊断,显得比她之前所了解得更为详细,苏溪迫不及待地记录着。整整一个下午,苏溪始终呆在藏书阁里不曾离开。

当终于将手札看好,准备从藏书阁离开时,她惊讶地发现,华熹涵同样在那看书。见状,苏溪好奇地走上前:“你也在这看书啊?”

听到声音,华熹涵抬起头,微笑地回答:“是啊,这些书都很有价值,有些内容记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就再来看一遍,你该不会是在这看了一个下午吧?”

挠挠头,苏溪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是啊,看着看着就给忘记时间了。这些书真的很实用,我刚才看了一本华前辈的手札,里面详细地写了一些药物的特性,比我之前看的医书明显更加详尽周到。”

“可不是,因为那些书都是我们一代代华家人想着留给自己的后代,所以会比较详尽。不过你的速度也很快呢,可以这么快将一本书都看好。”华熹涵佩服地说道。

“看了是回事,接下来我得好好地消化,这样才能在遇到时好好地运用。”苏溪笑着回答。

听到她的肚子咕咕地叫着,华熹涵看了下时间:“这个点应该已经错过饭点,不过我们家会有留饭的习惯。走吧,我带你去食堂。”华熹涵说着,将书本合起,重新放在书架上。

苏溪说了一声谢谢,两人便并肩地走出藏书阁。“华小姐,藏书阁晚上还能来看吗?”苏溪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侧过头,华熹涵好奇:“晚上你还打算看?”

“对,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不想错过呢。”苏溪微笑地回答,“现在上午需要探讨,只有中午的时间能看书。过几天还得写总结,所以我打算趁着现在不太忙,能多看点书,毕竟都是珍贵的财富。”

闻言,华熹涵赞许地说道:“你真的很努力,我可能明白你为什么年纪小小的,就这么厉害。爷爷说藏书阁开放,那这期间你们可以随时来看。爷爷是个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医术好,医德更好,他很希望能帮助到别人。”

“华老先生真的很好,像这样的中医大师都值得尊重。华氏医馆在国内也挺有名的,相信将来会更好。”苏溪由衷地说道。

华熹涵摇头,双眼望着前面:“其实华氏医馆都是仰仗着我们的历史,我爷爷年轻时也很有名气,慕名而来的人很多。但从我爸爸那代开始就没落,他们那一代人里,就我小叔的医术是比较好的,但爷爷总说,这还远远不够。而我这代人,继续学医的也就只有我和我哥。”

中医在这百年来衰败得厉害,这与西医的崛起有关,也与中医的没落分不开。“其他人,都改行了吗?怪不得,华家里看到年轻的医生比较少。”苏溪回忆地说道。

嗯了声,华熹涵应道:“本来我几个堂弟也是学医,但是爷爷说他们没有那方面的天赋,加上不肯用功,最后都是弃医从商。爷爷总是说,华家的未来靠我。有时候想想,压力还真的挺大。所以,我努力地想让自己变得更强。抱歉,很少看到和我年龄相仿的,是不是话有点多?”

见她有些不好意思,苏溪忽然摇头,两人有些相似:“不会。其实我也一样,我们家有个医馆,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也是靠着我和我爸撑着。有时候我也担心,会毁在我的手中。”

“原来你也承担这些压力啊。不过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跟你相比我差得远呢。”华熹涵羡慕地说道,“希望我能跟你一样,能让华氏医馆变得越来越好。”

眉眼弯弯,苏溪由衷地应道:“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收获。作为华佗的后人,你一定能做到更好。”

“谢谢你。”华熹涵感激地说道,“你也是,一起努力。”

点了点头,苏溪微笑地回到:“好,一起努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