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七十二章 重拾民心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5711 2021-09-19 00:22

第二卷巴蜀篇第七十二章重拾民心

清风子率领的宋军主要是给他逼着投降过来的汉军将领率领的汉军,在他的指挥下,这些宋军狠命地砍杀蒙古败兵,瞧他们那凶狠样子好象这些蒙古军队和他们有仇,也许还是三代的世仇。//www、QВ5.coМ\事实上,蒙古入主长安已经四十多年,算得上世仇了。

活着的蒙古士卒不用说自然是他们猎杀的目标,就是那些倒在地上的伤兵,甚至是尸体都是他们虐待的最好目标,有机会就要砍上几刀再说。

一支刚刚投降过来的军队按道理不能派上战场,至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派上战场,即使派上用场也不能派上主力,只能用来打打辅助,因为那不稳定,不可靠。然而清风子却一反常态,不仅把他们派上战场,还个个勇狠若斯,好象他们是嗜血的野兽似的,究其原因还不是他们给清风子整治过,不得不听他的。

清风子对付他们的手段实在是太简单了,那就是要汉军将领把自己的军队召集起来,把在长安的蒙古军队全部抓起来。蒙古派在长安的军队不在少数,这也难怪,象长安这样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自然是要派出精锐部队,要派驻重兵,这些蒙古军队在猝不及防之下给缴了械,成了俘虏。

要不是情况紧急的话,清风子也不会那么狠,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要汉军去杀死这些蒙古俘虏,并且告诉他们现在杀死蒙古军卒和杀敌等同,可以得到和杀敌相同的奖赏。这等于白送战功给汉军。他们哪里相信,清风子什么话也不说,下令把缴获得来地银子黄金珍珠搬来,指着这些宝贝对汉军说当场打赏。

这些汉军哪里相信有这等好事,个个傻站着不动。不能怪清风子的魅力不够,而是因为好事太容易了任谁都难以相信,朋友们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试试。清风子点了几个士卒。要扬风他们用剑逼着他们去杀俘虏,这几个汉军给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把几个俘虏杀了。

清风子信守承诺。当场打赏。如此一来,这些汉军有些相信了,有几个汉军自动上前砍下几个蒙古俘虏的脑袋,清风子自然是马上打赏。有了这几个汉军的表率作用,汉军们一下子热切起来,个个擦拳摩掌,恨不得把蒙古俘虏杀光光。独揽军功。

精明过人是清风子的美德,他趁机发表演说,细数蒙古军队在长安的暴行,他久在关中,对蒙古军队地暴行了若指掌,一桩桩一件件细数起,激得汉军个个仇恨大炽,如嗜血的野兽一般。红着双眼看着那些蒙古俘虏,恨不得把蒙古人一刀两段。

清风子知道时机已经成熟,要他们去杀蒙古俘虏。他这是逼虎上山,要汉军人人沾上蒙古人地鲜血,再无回头之路,只有跟着他走的份。每人至少杀一个俘虏。一通打赏下去,汉军个个喜上眉梢,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更有不少人一双眼睛乱瞅乱瞄,在寻找目标,看有没有漏网的俘虏,要是有的话,他们的军功又多了。

高兴的汉军士卒把清风子当作了神明,有人情不自禁地叫他“活神仙”,一人叫,众人效。一时间一片“活神仙”的喊声响起。汉军士卒是说不出地高兴。

如此一来,清风子既立了威。又得到了汉军的信任,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支铁血大军。这支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仇恨蒙古人,见了蒙古人就想杀掉,不是因为他们贪功,而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沾上了蒙古人的鲜血,要是给蒙古人逮住他们那还得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蒙古人宰了。

宰了蒙古人自己也安心不说,还可以立功,大好事一件,谁不想做?史天泽的败军遇上他们自然是倒霉透顶的事,比遇上李隽率领的宋军还要倒霉万倍都不止,至少李隽率领地宋军不会虐尸。

在宋军近乎疯狂的打法面前,蒙古败军哪里抵挡得住,没用多久就是一地的尸体。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就在史天泽败军快崩溃的时候,一声惊天动地的战号“大宋朝万岁!”响起,史天泽的背后传来如雷地蹄声,一片烟尘卷来,无数的宋军挥着宝刀直朝他们杀来,这些宋军正是李隽率领的追兵。

蒙古军队打仗是一流,逃命也是一流,李隽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在长安城下追上。蒙古败军崩溃在即,痛打落水狗的好事谁都想,这种好事任谁都不会放过,李隽还没有传令,宋军不由自地主大吼一声战号,呼啦啦就冲了上去。

史天泽真的是流年不利,好不容易逃到长安城下,本想重整军队,没想到清风子在等着他,这已经让他够郁闷的了。李隽这一压上来,他根本就吃不消,蒙古军队转眼间就全线崩溃了,原本还在抵抗的败兵再无斗志,丢下武器就逃命,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

郭侃带进关中的蒙古残军在长安城下给宋军前后夹击,包了一个大饺子。

xxxxxxxxxxxxxxx

“贫道见过皇上。”清风子大袖飘飘而来,一副神仙之姿,向李隽施礼,道:“皇上用兵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策出无方,让人意想不到,贫道佩服。”

以少胜多的战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淝水之战,官渡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地经典战例。但如李隽这般以如此劣势地兵力打败史天泽也不多,让人不得不服,实是一个奇迹。

清风子之所以甘冒奇险,率领几个弟子进入长安,夺取长安,其中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要是成功的话,给郭侃大军造成地压力会非常之大。可以想象得到。象长安这样重要的城市一旦丢了的话,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不给蒙古军队造成震荡都不可能。

这还仅仅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有利优势就在于,清风子完全可以率领招降的汉军从后面奔袭郭侃,和李隽前后夹击郭侃。如此一来,即使不能打败郭侃。也会拖住郭侃无法再向宝鸡推进。要知道,眼下对于李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争取到时间。让更多的军队赶到关中集结。

让清风子万万想不到的是,李隽居然把郭侃给打败了,他刚刚夺取长安,李隽地大军就赶到了,他的努力只能是锦上添花,没有起到更大地作用。

李隽从白马背上跳下来,还礼道:“道长请免礼。道长奇计。不费一兵一卒,不战而下长安,实是奇功一件。道长有什么心愿,尽管说,我一定替道长完成。”象清风子这样的大功,千古少有,自是应该好好赏赐一通,但是清风子是世外高人。要是说赏赐就未免太俗了,李隽才说要替清风子完成心愿。

清风子哪有不明白李隽意思的道理,稽首道:“皇上,贫道七十载才逢一明主,贫道别无心愿,只愿故土光复。华夏昌大,盛世重现,百姓安居乐业,有饭吃,有衣穿,贫道之愿足也。”

“真是让人钦佩的世外高人,为民奋不顾身,功成却一毫不取。”李隽在心里如是赞赏,大笑道:“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也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愿。我们一道。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这个美好地愿望。”

清风子再施一礼。道:“皇上圣明!华夏必将昌大。贫道请皇上行最急之事。”

李隽一愣,问道:“请问道长最急之事是什么事?”清风子说得有点含糊,把一向精明的李隽也给说愣了。不要说李隽会发愣,换作任何人都会发愣,关中还没有完全光复,长安才拿下,要处理的事务多如牛毛,急事也多得要命,谁知道他指的是哪一件。

“皇上,贫道以为关中已经一百多年没有王师,百姓多不知道朝廷威严,还请皇上趁此大军集结于长安之际重拾民心。”清风子直道其意。

李隽点头赞道:“道长所言极是!这是深谋远虑之举!血浓于水,朝廷虽然一百多年没有管理关中地区,关中的老百姓还记得自己是汉人,是华夏子民,盼望王师归来。但是,毕竟时间太长了,或有一些人已经不知道朝廷威德,是该让他们知道朝廷回来了。”

时间是医治创伤的灵药,一百多年来关中百姓反抗异族的统治一直在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抗越来越微弱,已经有不少人认同了异族地统治,是该趁此机会重新收拾民心,要老百姓知道朝廷回来了,要把朝廷打回来的主张向他们说清楚。做好这点,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关中建设成进军中原的战略基地。

清风子在别人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率先向李隽提出这个建议,实是高屋建瓴,让人不得不服。

对于李隽反应之快,清风子很是赞赏,稽首道:“皇上圣明之主,贫道算是见识了。”

象清风子这样地世外高人要得到他的赞赏极不容易,虽然说得不是很恭敬,也足以让人高兴了,李隽笑着道:“道长过奖了。道长之才不在太公之下,能得道长相助,关中何忧?中原何忧?柳将军,马上派出人去追击史天泽,务必不能让他出关。另外,叫将士们集合,我们也进城吧。”

李隽能说会道之人,明明是要来个阅兵式,让长安的老百姓看看宋军雄壮的军威,却给他轻描淡写地说成进城。柳河子哪有不清楚他的意图,领命道:“遵旨。”命令传下去,一部分人去追击史天泽,其余的人全部集中。

对于阅兵一事,李隽早在临安保卫战时就曾举行过,当时取得的效果极好,振奋了临安百姓的斗志,也振奋了全军的斗志,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许光汉地特种部队就曾参加过当时地阅兵式,可以说驾轻就熟。命令一传下去,特种部队马上列阵。特种部队是宋军地尖刀,训练有素,顷刻成阵。

其他地宋军在柳河子的安排下,也很快就集合完成,列成一个个整齐的阵势。从城头上望去,城下黑压压一片。不知道有多少。

蒙古军队惨败之际,不少老百姓也拿起斧头锄头之类的农具出来参战。痛打落水狗。蒙古军队逃走后,他们帮着打扫战场,宋军的行动马上影响到他们,无不是停足静观,见了宋军雄壮的阵势无不是打从心里高兴,指指点点地议论起来。

两万多人列阵,动静也不小。城里地百姓争相围观,不一会儿功夫,城头上城下就围了不少人。消息不胫而走,还有不少百姓得到消息赶来,人是越聚越多。

这场阅兵式还没有举行,就吸引了这么多百姓围观,李隽很是满意,和清风子对望一眼。两人同时微一点头。他们两人具有默契,这是在说各司其职,一定要把这场阅兵式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李隽骑着白马,在段干木率领地一队侍卫簇拥下策马进城,来到城头上。李隽跳下战马,往城墙上一站。挥手道:“将士们辛苦了!”

城下的将士们一齐道:“报效朝庭!”

李隽带来的军队就有一万五六千人,加上清风子逼降的汉军不下万人,一共是两万多,接近三万人,一齐吼起来,这声音就大了去了,好象一声惊雷,直上云宵,震耳欲聋,远远地传了开去。经久不息。

围观的老百姓原本是出于好奇。本着看西洋镜的心情来围观,没想到如此吼声如山崩海啸一般。震得他们耳朵嗡嗡直响,吓了一大跳,无不骇然失色。

“将士们辛苦了!”李隽再次在城头上挥臂呐喊。

将士们一齐道:“驱除鞑虏!”

百多年来,多少关中志士为了“驱除鞑虏”的志向而抛妻弃子,甘洒热血,终不可得。现在,这声呐喊无异于一声惊雷,劈开了乌云,让老百姓见到了青天,无不是振奋。

李隽大手一挥,许光汉带领特种部队走在头里,从吊桥上进城了,进城仪式正式开始了。特种部队是精锐中地精锐,身经百战,训练有素,装备极其精良,可以说是宋军的“形象大使”,走在头里,给围观的老百姓带来震撼效果。

一百年前,金军大举南下,宋军节节败退,象富平战役这样的关中败仗不少,有不少败仗已经深深印在老百姓的心中,朝廷无能已经是公认的评价,让关中百姓伤心。万万没有想到,百年前那支不堪一击的军队重新回到关中时却是如此的雄壮威武,让人看着顺眼,瞧着也壮胆气,要老百姓没有震撼都不行。

不知道是谁率先喊道:“大宋朝万岁!”老百姓跟着振臂高呼道:“大宋朝万岁!”

这声音已不仅仅是单纯地喊声,是情感迸发的呐喊,内中饱含有老百姓的情感、血泪、屈辱,失去朝廷之后的诸般情感尽在其中,是那么的感人,不少老百姓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喊着“大宋朝万岁!”

说实在的,南宋朝庭无可称道处,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哪怕是最糟糕地政府也比异族朝廷亲切,更让人怀念,因为这毕竟是同一个民族内部的事情,即使朝廷再不好,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容许屈服,不容许异族插手。

不少人激动难已,只能低泣道:“朝廷回来了!朝廷回来了!”

一百多年来,朝廷回来了一直是萦绕在百姓心头的梦想,想喊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都不可能。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真实的存在,老百姓心中那种激动已经不是笔墨所能表达,

“朝廷回来了”五字,是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洒热血,抛头颅追求的梦想,千番奋斗,万般拼杀,都没有挣来。雄壮的宋军已经踩着整齐的军步大步进城了,这是最好的保证,任谁见了都会激动,都会泪下沾襟。

激动地百姓马上忙碌起来,或敲锣打鼓,或放鞭炮,自动排列成行,观看宋军地入城仪式。这场仪式,非常的匆促,根本就没有准备,李隽只是听从清风子地建议来个简短的阅兵式,给老百姓一个信心,没想到老百姓一参与其中就不得了,到处都在喊“皇上,我们要看看我们自己的军队!”

这是个小小的要求,但是其中的份量有多重,只要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李隽不能推拒,只好辛苦将士们了,李隽下令要他们走遍长安的大街小巷,要长安的老百姓亲眼看一看王师。

这是一支得胜之师!他们刚刚从战场上下来,征衣染血,在老百姓的眼中,鲜血是他们英雄事迹的最好证明!无不是兴奋,大声呐喊“皇上万岁!”

一片万岁声回荡在长安这座功史名城!

最新全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