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施州卫(1)

明末美僮传奇 龙吟森森 4032 2021-09-19 11:56

李安国最终还是决定不接受朝廷的招安。

兴许是知晓了这位安**的大头目与以往所有的流贼颇有不同,对于王族以及高官士绅并不斩尽杀绝,反而礼送到南京,连左梦庚也送到了马进忠那里,朝廷便认为此人可以招抚,这次又派人过来了,还是一个侍郎级别的高官。

不过李安国还是委婉地拒绝了,他并没有将话说死,只是说他安**可以与朝廷一道在长江南岸防御闯营及满奴,使者听了此话以后,觉得也不错,等打败了闯贼及满奴,双方再决一死战也未尝不可。

于是,双方竟形成了难得的默契,江西与两广、浙江、福建交接的大山中出山肆扰安**辖内民户的大为减少,不过湘西却依然故我,由于湘西太大,李安国派到那里清剿的李思文部收效甚微。

九月中旬,李安国回到了长沙。

离开家已经开两个月了,小别胜新婚,李安国与喜梅二人自然少不了一番缱绻缠绵。

第四日,他在吉王府召开了针对湘西土人的专项会议,与会者有贺小石、马武、何万强、李思文、谢凤洲、燕厥中。

“大都督,这是靖州、这是辰州,这是施州卫、这是保靖州宣慰司、这是永顺宣慰司,靖州、辰州汉、土杂居,以汉人当政”

燕厥中正在汇报湘西的形势。

“靖州由原黎靖总兵刘承胤盘踞,此人骄横跋扈,如今几乎成了靖州的土皇帝,朝廷派的文武官员他也没放在眼里,他招募悍勇的山里苗人、侗人当兵,管辖境内种地的汉人,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境内的人都敢怒而不敢言”

“辰州由朝廷新派了原湖广提督学政的堵胤锡任偏沅巡抚,不过他目前能管到的只有施州卫、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辰州,靖州的刘承胤已经投靠了两广总督丁魁楚,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人官声倒是不错,不过也招募土人为兵,据职部打探的消息,至八月底已经招募了近三千人,由原来的辰常总兵温如珍担任中军标将,厉兵秣马,听闻常以收服湖南全境为己任”

“大都督,这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的土司都姓彭,据说其祖上在唐代便是湘西的土司王,在大明则为宣慰使,麾下小土司众多,多为彭家近亲,现今永顺宣慰司的头目叫彭泓澍,保靖州宣慰司的头目叫彭朝柱,各有苗兵、侗兵几千”

“彭朝柱曾在常德府桃源县与大西军激战数次,双方竟难分胜负,其麾下兵力不可小觑”

“施州卫以土人为主,兼杂苗人、侗人,朝廷在此地设有军民指挥使司,当前的指挥佥事叫童天阅,乃自大明初年便世袭的童家后裔,下辖各宣抚司、安抚司、卫所多处,有兵五千,乃湘西土司中兵力最厚者”

李安国听了不禁陷入沉思,湘西的问题在历朝都是老大难,亦民亦匪,后世的解放军十万进剿才最终荡平,据说最终伤亡的人数竟不亚于与国民党军的大会战,湘西“匪情”之难可想而知,难怪历朝都以“羁縻”、“宣慰”、“宣抚”的名义管辖。

这些地方山高林深,粮食出产有限,不能供养大军,土人、苗人、侗人又桀骜难驯,就算以武力夺到朝廷手里,这投入产出也算不过来。

不过既然他李安国来到这个世上,就不能容忍这些土司继续逍遥了。

但纯粹以武力来攻占这些地方也非他所想的,他想了想问燕厥中:“这些土司治下有何情形可为我军所用?”

燕厥中道:“大都督,卑职倒也知晓一些,不过户部左侍郎史可镜史大人就是辰州人,他对湘西土司的状况可是了如指掌”

“史可镜?可惜了,他还在九江”,李安国一听便叹道。

燕厥中笑道:“大都督,史大人这几日正好在湖南巡视,查看秋粮入库以及商行运转情况,今日我还瞧见他了”

“哦?赶紧将他请过来”

不多时,史可镜过来了,一见李安国便问道:“大都督也在这里?”

李安国笑道:“史大人辛苦,不知今年湖南之地秋赋如何?”

史可镜年约四十,以前是大明的工科给事中,因得罪了人被贬回故里,张献忠打长沙时被俘,后被任命为西营的长辰常巡抚。

“大都督,今年的收成还好于去年,不过按照大都督府的规定,只按田亩数收缴田赋,这入库的粮食还是与去年一样,差不多四百万石”

“可有作奸犯科,为非作歹之事?”

“尚无,大都督,下官刚刚查完常德府、岳州府、长沙府三府之地,宝庆府、衡州府尚未开始呢”

“好,你这一路走来,可知民心如何?”

史可镜笑道:“大都督,今年收成好于去年,田赋却还是一样,自然对安**、对大都督感恩戴德,日夜焚香祷告大都督长命百岁啊,下官可是见到了,不少农户的堂屋里都挂着一幅画像,正是大都督的,如今各州县的画师可是身价骤升啊,我可是打听清楚了,大都督的一幅画像需要大米五十斤”

“啊?!”,众人一听不禁瞠目结舌。

“就算这样,小民也是趋之若鹜”

“好,行了,我等不谈这个了”,李安国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转换了话题,“史大人,你是辰州人,应该对湘西土司的状况十分熟悉,如今彼等不时肆扰安**的边境农户,我等正在商议如何进剿的事,你不妨详细给我等讲一讲”

“是,大都督。说起这土司,有明一代,做的比以往各朝各代都要好,以往的各朝各代,土司与朝廷之间形同藩国与宗主国,彼等只是按照规定定期朝贡罢了,其朝贡所获的赏赐也远远大于贡物”

“自洪武年间开始就不同了,朝廷下令各土司首领不得称王,朝贡的物品也大为增加,同时也委派了部分文武官员去协助土司治理辖内,勒令土司必须修习汉家典籍……”

史可镜正准备侃侃而谈,李安国赶紧打住了他,“史大人,你就说说这土司有何弊处可为我军所用就行了”

“这个……,说起土司之弊,倒有几处”

“一是土司辖内之田地全部为土司首领所有,耕种之人全部为佃户,平地的好田自然归土司及近亲所有,山坡上的劣田归佃户耕种,不过要缴纳不同程度的贡赋,与汉民相比,由于山地粮食出产有限,其土人之惨状还胜于汉民”

“不过山上出产丰富,土人多半是猎户,用野物掺杂粮食,勉强度日”

听到这里,李安国插道:“可知彼等种的是何作物?”

史可镜道:“平地上与汉民差不多,有稻子、麦子,坡地上只能种粟米……”

李安国一拍大腿,将众人吓了一跳,“史大人,你在湖南巡视,可发现有种植包米、番薯、洋芋的?”

史可镜道:“有,不过不多,多为山区的人在旱地种植”

李安国一听便有了计较,此时玉米、红薯、马铃薯已经在西北以及沿海一带开始种植了,湖南临近广东,也有小规模种植,当地人将玉米叫做包米,红薯叫做番薯,马铃薯叫做洋芋,不过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史大人,接下来对宝庆府、衡州府的巡视你就不用去了,让手下的人继续巡视就行了,你会后赶紧回九江,去找奚鼎铉奚大人,他手里有一部宋应星写的农政全书,上面有如何种植此类作物的描写,宋应星先生已经被我请到九江担任工部左侍郎一职,你回去之后告诉奚大人、宋大人,让宋大人牵头,在江西、湖南寻找擅长种植包米、番薯、洋芋的农户,收集种子”

“在瑞昌县设置一处地方专司种植这几种作物,由宋应星负责,告诉他,此物我有大用,办完此时后,你速速回到长沙,今后对土人的事宜你也参与”

史可镜道:“可宋大人是工部的人……”

李安国笑道:“我回头让人给他补一个兼户部的的差事就行了,好了,你继续往下说”

“是,大都督。读书识字一途,只有土司及其近亲才有,土民皆愚陋不堪,彭氏掌控永顺、保靖州近千年,在土民中享有偌大的声望,对土司所作所为几乎是逆来顺受”

“土民既是农户,又是猎户,常在山里打转,与汉民相比,多机警、剽悍,对汉民颇为仇视,靖州刘承胤手下的陈友龙的三千镇竿兵大多是土人,坚韧耐劳,为陈友龙建功立业出力不少”

“土民的婚姻不能自主,多由土司首可方行,更耸人听闻的是,土民新婚之夜,新娘必须先到土司房里待上三日方能放归夫家……”

众人一听不禁耸然一惊,“蛮夷!”、“丑类!”、“...”等骂个不停。

李安国却面色不改,“那土民就毫无反抗之心?”

“大都督,不是没有,主要就是为了两宗事情,第一便是贡物,粮食与猎获,第二便是这婚姻了,也有起身反抗的,不过山里的铁器都掌管在在土司手里,苗刀也只有土兵才有,寻常土民手里只有粗陋不堪的柴刀与小弓,你就是想反抗亦不可得”

“那假若我等打倒土司,将田地分给土民,按照安**的规制收缴田赋,让土民子弟上学读书,改由安**官员掌控地方,不知是否可行?”

史可镜道:“那自然好,土民非得日夜焚香祷告,将大都督你当成神仙一样供奉不可,不过永顺、施州卫、保靖州都在大山之中,土司在各处关隘都设有精兵把守,想要歼灭土司也不是易事……”

李安国笑道:“安**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打仗,我意已决,就在今年年底之前,必须收复湘西,将此地纳入安**正式管辖范畴!”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风云小说阅读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