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初唐攻略

第七百四十三章:杀鸡儆猴

初唐攻略 yp卿卿 2688 2021-08-21 04: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初唐攻略 热门小说吧(www.rmxsba.com)”查找最新章节!

兰陵柜坊还提供住宿,提供商品信息,提供库房,当然也提供护卫队等这样的服务,可以说只要你掏钱,兰陵柜坊就会给你服务,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兰陵柜坊做不到的。这些话以后也成为了兰陵柜坊的广告词,响彻大江南北,可以说凡是行商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兰陵柜坊的名头,由此可见,以后兰陵柜坊在商业界是多么的响亮。

抛开这些问题暂且不说,约莫在晋阳城待了五天以后,闲不住的崔莹莹又一次带着铭儿,张无道离去了,这一次,三人要在洛阳城待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是洛阳城内的兰陵柜坊步入正轨以后,方才会离去。当然崔莹莹也表示既然去往了洛阳,也会返回长安城看望诸位姐姐,当然最主要的是看看孩子们,另外给孩子们带一些好玩的东西。

如今杨绮的三个孩子业已十来个月大了,待得今年年底应该就会走路了,以前杨阿五执掌着王府里的各种生意,而现在杨阿五已经退位让贤,将打理各项生意的事情交给了崔莹莹,自己则安心的待在家中照看着三个孩子们。当然,王楚楚一如既往的是王府的“会计兼任出纳”,掌管着府内所有的金钱往来,而崔莹莹则负责各项生意往来,所以比较繁忙。

武德六年九月,去往各地传达号令的何潘仁终于回来了。何潘仁顾不得休息,径直来到了晋阳宫,向杨绮汇报,去往边关及各地军营等传到号令的经过。根据何潘仁的说法,所有边关的士兵及守卫在要塞的士兵们,得知从今以后要发放俸禄时,那激动的心情是溢于言表。

虽然要发放俸禄了,但是何潘仁也向士兵们做了解释,说什么大唐立国不久,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为了使得给士兵发放军饷这件事情,全面的贯彻落实下去,要求驻扎在各地的士兵们利用空闲的时间,在驻防之地处种植粮食,圈养家禽等,待得随后会统一前来收购。

这样的事情传达下去以后,士兵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如果说以前士兵们镇守在边关是为了混日子的话,那么自从何潘仁巡查以后,士兵们干什么都有劲儿了。毕竟何潘仁说了,倘若是表现不好的,或者是玩忽职守者就要踢出军队,最为重要的是踢出军队以后,什么福利都享受不成了,不仅仅没有了朝廷赐予的勋田,也没有了什么抚恤金,从今以后还要经常性的参加徭役,也要纳税,可谓是雪上加霜呀,所以士兵们自然是不敢怠慢,士气比以前高涨了不少。

随着何潘仁的归来,整个山西境内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了即将发放军饷的时候,随后杨绮表示,待得大唐与突厥正儿八经地开始互市以后,那么士兵的军饷就可以发放了,毕竟互市以后,商人们通过雁门关是要缴纳外贸税的,另外商人们也会雇佣士兵们押送货物,如此一来,给士兵发放军饷的钱也就有了,不足之处,到时候杨绮也会想办法弥补的,这也是杨绮之前就计划好的事情。

随着何潘仁归来以后,去往各地巡查的王福清也回来了。王福清将巡查各地府衙及县衙的事情,归纳整理为几个重要的内容,向杨绮做了汇报。最为主要的问题依旧是贪污腐败,所谓的规矩费,不仅仅晋阳城府衙中有,其余的府衙及县衙等也是有的,而且比之更加过分,那些地方官吏不仅仅贪污银两,而且还仗势欺人,有些官吏甚至明目张胆的索要规矩费。

可以说索要规矩费的事情是层出不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部分县衙征收税赋竟然比朝廷的要高百分之几,这让王福清是震惊不已,朝廷目前征收的税赋是租庸调制,租佣调制是交粮纳差,其实他本质上就是人头税,不管男女老少,每年分别交多少粮食,布匹,参加多少次的徭役等,都是有固定的标准。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所谓的户税,户税就是按照户征收,收税的依据就是家庭的财产,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其实就是土地,家里有多少亩土地,多少亩差田,多少亩枣圆等等,按照这个折算个总数,来定纳税的等级,现如今纳税的等级分为三等。

另外还有一种税唤作“义仓税”,义仓并不是什么东西,就是朝廷物资储备库的意思,粮食丰收,粮价下跌的话,朝廷按照保底价格收购存放,歉收的时候,粮价上涨,国家再按照保底的价格卖给百姓们,起到一个调节粮价,救济饥荒的作用。义仓的运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朝廷出现买,另外一种是老百姓每年交,两种的本质其实差不多,因为国库的钱也是老百姓手里收来的。

按照王福清的说法,部分县衙将户税及人头税拔高了,原本朝廷每年的户税,应该是每人一石米粮,然而当地的衙门却拔高到一石半,义仓税的话也进行了相应的拔高。得知这样的消息,杨绮自然是愤怒不已,要知道朝廷征收的税赋留给当地的要有三成,仅有七成的粮食及赋税等才会上交至朝廷,而这三成一般都是由当地的府衙自己使用,而现在当地的官府拔高了朝廷的税赋,那么也就是说府衙贪污的也就更多了。

对于这样贪污腐败的现象,杨绮是忍无可忍的,自然要收拾和处理这样的贪官污吏。当然这也是随后的事情,总之一句话,杨绮这一次是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些严重贪污腐败的官吏,一定要杀鸡儆猴。

贪污腐败也罢,私自拔高朝廷的赋税也罢,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事情,除了这些以外,王福清也在翻阅部分府衙或者是县衙的刑狱案件记录中发现一些问题,一些刑狱案件缺乏相关的物证,仅凭认证的三言两语就将案件定性,或者是仅凭一些毫无根据的物证就轻易的判处囚犯的死亡或者是流放等,在王福清看来,人命大于天,类似于这种刑事案件一定要高度重视,不管是人证,物证等必须要齐全,而且要符合相关的程序等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