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初唐攻略

第四百八十二章:立国之本

初唐攻略 yp卿卿 2969 2021-08-21 04: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初唐攻略 热门小说吧(www.rmxsba.com)”查找最新章节!

抵达军事学院以后,封德彝,萧瑀,王通,卢赤松及杨绮得到消息早早在门前候驾。在众人的引领下李渊来到大堂之中落座,闲聊几句以后,李渊看着杨绮开口说道:“适才几位大人将你制作出来的黑板,粉笔及铅笔向朕展示了一番,对于这几样东西,朕很满意。”

李渊深吸一口气说道:“若是这些东西在天下推广的话,你应该知道对于百姓,对于朝廷意味着什么,如今天下尚且处于大乱之中,内有义军割据称帝称王,外有突厥,吐谷浑,吐蕃等国时而南下劫掠,我大唐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而你的创造出来的每一样东西都带给百姓希望,精盐也好,白纸及活字印刷术也好,乃至于你创造出来的洗发水,牙膏,火炉亦或者是大棚也好,都间接性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增加了朝廷的赋税,如此一来朝廷才能支撑起秦王十万大军攻打王世充,才能拨付钱财赈济灾民,才能给前线的士兵发放月钱,给文武百官发放俸禄等等。”

李渊这番话让杨绮有些不解,今日李渊好像说的有些太多了,太严重了,而杨绮从李渊的话中好像琢磨出来一丝丝的东西,李渊应该不会平白无故的告诉自己这些话,应该是有深意的。

杨绮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微臣对于大唐的忠心是不变的,圣上但有任何吩咐,微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杨绮这番话落下以后,李渊轻轻挥手说道:“上次你将活字印刷术及白纸的制作方法献出来以后,工部业已抓紧时间进行制作,如今朝廷马力十足印刷了一批又一批的书籍发放到天下各县,受益的学子无数,白纸的价格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此一来寒门学子也将用得起白纸,这对于朝廷日后招揽寒门学子提供了便利。”

李渊这番话落下以后,杨绮终于明白李渊到底想说什么了,饶了一大圈不过是想让自己将粉笔及铅笔的制作方法敬献出来而已,杨绮并非是冥顽不灵的,于是拱手说道:“圣上勤于政事,事事牵挂天下百姓,真让臣等汗颜呀,微臣虽说没有什么高大的志向,惟愿用自己的星星之火为圣上分忧,为朝廷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如今秦王正在率领兵马攻打王世充,国库想必很紧张的,所谓微臣愿意将铅笔,粉笔的制作方法敬献给朝廷。”

杨绮说完以后,李渊那是龙心甚悦,不断的夸赞杨绮忠心等等之类的话,对于李渊的褒奖,杨绮只说是这是自己的本分,不敢居功自傲,当然杨绮也知道将铅笔及粉笔敬献出来以后,这两样东西也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成为了国营出品。

李渊可谓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仅仅是口头称赞了杨绮几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奖励,但是杨绮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圣上能出宫专门为铅笔及粉笔而来,已经是杨绮的造化了,最起码没有强取豪夺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再者说来,区区铅笔及粉笔的制作方法对于杨绮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可是相当大的一件事情,毕竟有了这两样东西,以后就能改变先生们的教书习惯。

先生们将不再向以前一样,摇头晃脑的照本宣科,而是会将经义或者是这一堂课上的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而学生们则会将这些内容记载下来,日后进行复习。而铅笔则将方便人们记录事情,不用再大费周折的研磨等等。

闲聊片刻以后,杨绮拱手看着李渊说道:“其实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渊吃了一口茶,看着杨绮说道:“驸马有话不妨说来听听,只要是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情,朕自然会应允的。”

李渊对于杨绮的恩宠是明显的,毕竟杨绮都没说什么事情,李渊直接就同意了,虽然有两个前提条件。

杨绮清了清嗓子说道:“圣上应该知道,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国家的强盛兴旺离不开教育,也就是说国家的教育强,则国力强,要想使国家人才济济,繁荣昌盛,就必须要重视教育。”

待得杨绮这番话落下以后,李渊问道:“却不知我们该如何重视教育问题?”

杨绮拱手说道:“圣上及诸位大人应该清楚,大唐的未来到底如何,全部都在学生们的身上,而学生们的能力,素养,品德等如何,则在于我们该如何的教育引导,而今的太学院,崇仁书院,军事学院及天下各地的私塾等等,所教授的书籍那是五花八门,倘若朝廷想要招揽到更多的人才,那么就该统一编著教材,那么天下的学子学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这样朝廷选拔人才也将是公平的。”

待得杨绮这番话落下以后,卢赤松开口说道:“天下私塾教授的四书五经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呀。”

王通开口说道:“卢大人错了,各地私塾教授的四书五经是有问题的,就《论语》而言,就有很多人进行过注解,比如《鲁论语》为鲁人所写,而二十篇。《齐论语》为齐人所写,共二十二篇,而《古论语》则为孔圣人及学生所写,是为二十一篇。”

王通这番话落下以后,李渊抬头看着杨绮问道:“依你的意思是应该由朝廷召集天下儒学大师将四书五经的经义重新进行注解,而后编著成教材发放到天下学子手中?”

杨绮拱手说道:“朝廷编著教材首先是将古往今来五花八门的书籍统一进行注解,如此一来学生们接受的知识将是一模一样的,到时候参加科举对于士族学子,寒门学子都将士公平的,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杨绮继续说道:“朝廷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编著不同的教材,七岁以下应当传授《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以识字为主要目的,而七岁至十二岁在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应当加入算术,箭术、兵书,医书等,待得十二岁以后,可根据个人的喜好,专门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系统的学习,或者是继续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或者是继续学习医书,将来做郎中,或者是继续学习兵法,箭术等将来上阵杀敌,或者是学习其他的将来做工匠等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