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初唐攻略

第四百八十四章:天资聪慧

初唐攻略 yp卿卿 3555 2021-08-21 04: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初唐攻略 热门小说吧(www.rmxsba.com)”查找最新章节!

教材发放下去以后,那么就可以按照自己之前的建议,将天下的私塾分为三等,一等是孩童时期,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待得七八岁以后,就可以学习四书五经等,当然也可以根据某些人的喜好开设一些射箭,武艺,医术及兵法的课程等等,待得十几岁以后,就专门去学习一门技术课程等等。

其实这也是杨绮参考了后世的学校,七岁以下是幼儿园时期,七岁至十二岁乃是小学时期,十二岁至十五岁乃是初中时期,当然后世还有高中及大学,但是高中与大学放在现在的大唐好像有些不合适,毕竟大唐的男子一般情况下十七八岁就可以成婚了,谁还会为了读书而放弃结婚生子这件事情呢,即便是朝廷强行下旨,恐怕百姓们也会进行反抗的,这也是杨绮建议十几岁以后就分配工作的原因所在。

回到小院以后,杨绮因为径直回到书桌前做了下来,甚至于连崔莹莹什么时候出现在身后也没有发觉,若不是崔莹莹将一碗汤放在杨绮面前,恐怕杨绮不知道要坐在这里多长时间。

崔莹莹耷拉着脑袋看着杨绮问道:“夫君今日是怎么了?莫非圣上前来训斥了夫君?”

杨绮摇摇头说道:“并非如此,今日我建议圣上进行教育改革。”

崔莹莹问道:“何谓教育改革?”

杨绮皱着眉头说道:“教育改革牵连甚广,若是细细说了下去,恐怕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夫君我今夜就潜下心先写个具体的章程出来,你看过以后也就明白了。”

听得杨绮这番话,崔莹莹哭丧着脸说道:“夫君要熬夜吗?”

杨绮点头说道:“放心吧,要不了多长时间的。”

崔莹莹双手拄着下巴坐在一旁说道:“那奴家就陪着夫君。”

杨绮轻轻一笑说道:“听说你自小的时候就遍阅家中藏书,可有此事?”

崔莹莹颇为得意的说道:“那可不,奴家可是非常喜欢读书的,小时候将家中一半的藏书都看过的。”

杨绮开口说道:“既如此,那若是有不懂的,你可要提醒一下我呢。”

崔莹莹拍着胸脯说道:“没问题的,夫君随便提问就是了。”

杨绮暗暗想到,现如今蒙学的三本书《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是不用多说了,而七岁至十二岁这期间需要学习的是四书五经,这些也不用说了,另外就是要开设其他的课程,比如增加造船,建筑,水利及冶炼等方面的书籍。

想到这里,杨绮看着崔莹莹问道:“你可知道古往今来水利方面有什么著作没有?”

崔莹莹想了想说道:“《史记》中有河渠书篇章,目前是第一本水利通史,另外晋朝时期的郭璞撰写过一本《水经》,这是一本专门讲述河道水利的专著。”

待得崔莹莹这番话落下以后,杨绮惊喜地说道:“你简直太聪慧了,竟然记得这些书籍,实在是了不起。”

崔莹莹扬起下巴说道:“那可不,人家很聪明的,看过的书基本上都记得,过目不忘呢。”

杨绮微微一笑又问道:“那你可知道古往今来关于医学方面的书籍都有哪些?”

崔莹莹掰着指头说道:“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脉经……”

看着崔莹莹似乎说的没完没了,杨绮急忙喊道:“好了,好了,足够多了。”

崔莹莹瞥了一眼杨绮说道:“人家还没有说完呢?”

杨绮轻笑道:“只要是弄懂这些书中的意思,另外跟着一些老郎中学习几年,将来一定可以做个合格的郎中的。”

崔莹莹噗嗤一笑说道:“莫非夫君想给大唐培养一批郎中?”

杨绮开口说道:“目前天下需要的人才太多了,不仅仅是郎中,其他的一些工匠等也是非常紧缺的。”

杨绮一边说,一边耐着性子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约莫花费两个多小时以后,杨绮将自己的建议落在了纸上。既然教育改革是自己提出来的,那么在朝会当日,李渊肯定要先将教育改革的优势道出来,随后自然会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而自己则将见招拆招,让教育改革的事情顺利实施下去。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来了,天色尚且处于黑暗之中时,杨绮就与王通,卢赤松等人来到长安城,待得城门打开以后,众人未曾耽搁向着皇宫而去,终于在朝会即将举行的时候,抵达了太极宫。

随着一道道清脆的鞭声响起以后,文武百官鱼贯而入,身为开府仪同三司的杨绮,自然站在了武将靠前的位置,处在杨绮身前的乃是河间郡王李孝恭,淮安郡王李神通等。杨绮一一与众人寒暄以后,自觉的跟在他人的身后迈步向着殿内走去。

在百官的关注下,身着明黄色的长袍的李渊迈着龙行虎步而来,那衣袖被风带着高高飘起,飞扬的长眉给人一种颇为严肃的感觉,黑如墨玉般的瞳仁则闪烁着和煦的光彩,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一眼看去,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

待得李渊登上宝座以后,姚林手执拂尘喊道:“圣人至,百官迎。”

文武百官们弯腰,齐声喝道:“臣等拜见圣上。”

李渊大手一挥喊道:“诸位爱卿免礼。”

这番话落下以后,李渊这才转身坐在宝座之上,而姚林按照旧例,上前几步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从队伍中立马走出来一个面色发黄的中年人,上来就是说了一大堆吉祥的话,哪里出现了祥瑞,哪里出现了福兆等等,之后又是一批人上来猛夸李渊,说什么李渊堪比尧舜禹汤等等之类让杨绮有些咋舌的话,以前上朝倒是见过这样的状况,没想到时隔很久以后,朝会开幕依旧是这样的话。

今日的李渊心中是有事的,所以在第十几个人出来的时候,李渊看都不看挥手说道:“好了,诸位卿家还是说一说朝中近来的大事吧。”

李建成上前一步说道:“启奏父皇,科举如今业已部署到位,参加这次科举的学子们大部分已经抵达长安城,参加课考的贡院业已建造完毕,只等三月开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