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大唐:驸马,你想造反吗

第三十章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如此盛景,还真是空前绝后。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着实因乔师望而感慨万千。乔师望这人不拘一格,穷且益坚。不仅成竹在胸,还决胜千里。可似这等视为畏途之境,恐怕他乔师望仍是一副舍我其谁之状。但如今,陛下盛怒,乔师望若还不收敛,那处境可就太危险了。此一时,彼一时。想当初,你乔师望夸下海口,要计定北疆,那是陛下想要掣肘秦王或太子,你才有机会。可现在不一样了。北疆大定,陛下又手撰东西突厥的可汗为人质。似你这等功高震主的主儿,陛下岂会还像当初一样,为你留命。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百姓直呼你万岁?那陛下是什么?陛下也是万岁!难不成!你跟陛下平起平坐?这怎么可能。瞧陛下今天的言语。已经显而易见。说不定哪天一不留神!午门外又得多一道冤魂。现在。就看乔师望能不能深谙伴君如伴虎了。若是不能。陛下这杀意的决心可是会绝不手软的。毕竟!历史上已经给出答案了。秦惠王车裂商鞅;秦二世腰斩李斯;刘邦借吕后杀韩信。这一条条血泪史,你乔师望不知道?半晌,除了百姓的欢呼与祈愿震耳欲聋,穿云裂石,似乎唐高祖李渊的心机之音也是在文武大臣的当前言犹在耳,响遏行云。“韩公公!”“着中书省起草婚礼仪式,由门下省掌管诸多礼仪。”“今天晚上在麟德殿大摆婚宴,朕好为公主与定国公结百年之好。”韩公公一听,杵在原地。咋地!一眨眼功夫,陛下便想通了?不待韩公公应喏,唐高祖李渊继续说道:“既然百姓拥戴公主与乔爱卿结为秦晋之好,那民心所向,还是顺从民意吧。”顿时,整个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人均是始料未及。剧本是这样设计的?不对吧。按照陛下的惯性思维难道不是该……想着,却见庐陵公主、安平公主、南昌公主三女,跪地扣头。“谢父皇,成全!”“儿臣恭祝父皇寿福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待乔师望扣头,唐高祖李渊看都不看,遂一指南薰殿方向,示意韩公公跟着。这时,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见高祖面有不悦,知道父皇定在气恼百姓的欢呼声,便紧随高祖李渊的脚步,寸步不离。接着,礼部尚书李道宗与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亦要亦步亦趋。却听唐高祖李渊一挥手,说道:“两位爱卿止步吧。”“既然百姓对婚礼如此执着,现在,你们便代朕于这永宁门城楼上举行婚礼事宜吧,至于婚礼庆宴,自有尚书省执行。”顿时,礼部尚书李道宗与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只好应“喏!”。可即便如此,两人也对唐高祖李渊方才的语气,感到瘆人。百姓将乔将军推上风口浪尖,陛下才不得不顺从民心。什么时候,陛下这么窝囊过。我们在这里执行婚礼?谁他麻执行过?若是陛下将来责问起来。我们俩岂不是会成了众矢之的。可陛下金口已开,一言九鼎。我们若是不举行婚礼,岂不是违抗圣旨。这要命的事情?怎么又轮到我们来做。就因为我们曾经力保乔师望?瞧陛下的脸色。恐怕,宁愿让北疆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也不愿令乔师望功高震主!不然。陛下怎么能感觉到这椅子坐不稳呢。可是。陛下现在让举行婚礼是怎么个意思?难道丢车保帅?是要将我们俩丢弃了么。见状,乔师望亦是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息。现在不过是公元625年七月初,离玄武门之变还远有整整一年之期。但是。唐高祖李渊的语气已经显而易见。他若不提前动作,并杜绝玄武门之变,恐怕真要命丧今晚。通常!功高震主之人是活不长久的。他李渊之所以同意这门百姓口中的亲事,未尝不是欲擒故纵。想及此,乔师望乍感杀机四伏,四面楚歌。彼时,乔师望趁着公主兀自欢喜,步出多远,只朝远远的副将刘桂军一摆手,示意他赶来近前。“将军!”“有何示下。”乔师望附在副将刘桂军的耳畔,嘀嘀咕咕地说了很久,后又嘱托他要密切关切韩公公的密函。半晌,副将刘桂军才领命远去。恰在这个时候,裴寂面有愁容地近身前来。“定国公!盖世无双!恭喜恭喜!”乔师望一见是宰相裴寂,忙拱手谢礼。“得宰相谬赞,师望愧不敢当。”末了,宰相裴寂面有难色,好似不好开口。“不知宰相大人是否有话要嘱咐小辈的,我乔师望洗耳恭听。”“定国公,嘱咐谈不上,只是老臣身系大唐安危,又常常随王伴驾,对陛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很是知根知底。”乔师望负手在背,听出了宰相裴寂的弦外之音。“望宰相大人明示。”“定国公!须知功高震主,必得急流勇退啊。”闻言,乔师望一拧眉,更是对高祖李渊的猜测深信不疑。“宰相大人何出此言。”“乔将军!”宰相裴寂顿一口气,只闭目养神一会儿,方谈及内心所想。“我老了。”“今日!以乔将军的辉煌成就怕已经是可以睥睨古人来者了。”“提点乔将军几句也无妨。”“反正我这把苍木之年,告老还乡也就是了。”“乔将军,你不觉得自己太过扎眼了么。”“这可是朝廷大忌。”“属实说,在乔将军含元殿谈兵的时候,我这把老骨头可是更愿讳莫如深啊。”“毕竟,乔将军曾痛斥我的离间计,让老夫在含元殿内是大为丢脸。那时我以为乔将军是在托大,所以对你的险境,自然是更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乔将军的运筹帷幄,计定乾坤,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所以,我实不愿意看见乔将军,身陷囹圄!”“以乔将军的英才伟略,莫说是要远胜老夫,只怕那管仲、乐毅之徒,卧龙凤雏之辈,也恐远不及将军啊。”“嗨!似将军这样盖世无双,陛下是绝不会手软的。”“所以,老夫劝将军几句,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为要。”“否则摆渡不成翻了舟,可是得不偿失啊。”听了这番话后,乔师望倍感这两朝老臣果然是深藏不露,他虽然在安邦定国上的计策有所欠缺,但是在为人处世和圆通上,真是有当之无愧的大宗师之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