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想要收复南京,必须依靠赵铭的东海镇。
如果没有赵铭这一支兵马,牵制清军兵力,那浙系将很难在隆武朝廷东下之前,收复南京。
因此朱以海并没有将他想先拿下南京的意思,强烈的表达给赵铭,担心赵铭因为想要歼灭三十万清军,与他的想法存在冲突,而不配合,不支持他提前收复南京的计划。
虽说赵铭与朱以海的目标,都是收复南京,可是赵铭想的是歼灭江南清军主力,为迅速扫灭满清打下基础,而朱以海想先拿下南京,以免被隆武朝廷夺取,至于歼灭多少清军,则是次要之事。
这两种情况,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在浙系诸镇之中,赵铭的地位比较特殊,东海镇实力强大,朱以海并不能像控制其他诸镇一样,控制和左右赵铭。
对于东海镇这样的强藩,朱以海只能与赵铭商议着来,而无法直接下令。
十二月二十五日,在杭州商议几日后,赵铭首先返回苏州,准备去抽调大军。
赵铭要走,朱以海自是亲自相送。
“殿下请回吧!江北阿济格,殿下不必担心,若是按着计划行事,这次大明必定能歼灭清军主力!”杭州北郊,赵铭牵着马,对身旁的朱以海说道。
朱以海停下脚步,有些犹豫,轻声说道:“博安,江北清军兵力众多,你可不能大意啊!”
赵铭看了朱以海一眼,沉声说道:“殿下不必担心,现今江南清军三面受敌,臣在东,殿下在南,朝廷在西,清军已然处于口袋之内,胜算极大。此次大战乃是殿下发起,殿下之军,距离南京又近,谁也无法抹杀殿下的功绩!”
赵铭的意思,他从东包抄,朝廷派遣一之兵马从西包抄,把阿济格的退路封死,朱以海在自南进攻,收复南京。
若是计划顺利执行,朱以海不仅收复南京,还组织围歼了江南清军主力,能够获得他想要的威望,以及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赵铭则实现了全歼清军主力的目标。
朱以海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遂即正色道,“既然博安有把握,那孤就不多言了。”
赵铭遂即一抱拳,翻身上马,与朱以海道别,往苏州奔去,朱以海则回到杭州,召集部将,布置出兵。
泰兴、如皋、南通三县,位于扬州东南,大陆伸向海洋的一角。
这里是扬州东面门户,与苏松常隔江对望,可进可退,方便补给。
赵明想要在江北站稳脚跟,最适合之地便是这里。
江北清军毕竟有二十万,若是不选一处合适的地方,建立稳固的阵线,登陆江北的明军,很容易被清军赶下长江和大海。
1653年,新年刚过,赵铭一面派人前往武昌,联络堵胤锡和隆武朝廷,请堵胤锡发兵东进,攻击庐州、凤阳包抄阿济格侧翼,一面调兵遣将,拨运粮草器械,然后率领王朝先、阮美、李忠明、王翊、李长祥、唐通、李本深、虞胤、韩昭宣等将,率领神策军五万众,自南通、泰兴等地登岸,踏上江北的土地。
江北与苏松常隔江对望,不过经济却远远落后于苏松常,而且地处广陵丘陵地区,耕地较少,临海之地,多为盐碱地无法种植,比较贫瘠。
以前,这里可以晒盐,不过满清禁海,迁徒沿海百姓,便使得这里百姓,失去一条重要的生计。
近些年来,满清丢失了大半个江浙富饶之地,湖广粮仓也被明军占据大半,成都平原的粮食又运不出来,使得满清的财政异常的紧张。
为了维持满清朝廷的运转,满清只能加征赋税,而江北驻扎二十余万清军,补给压力极大,满清只能加重对江北各州县的搜刮。
这使得江北百姓,负担极大,赋税比例高达五成以上,而且还要面临江北清军的抢劫和骚乱,真是苦不堪言。
相比之下,对岸东海镇治下的苏松常,则经济繁荣,物资充沛,不少江北北姓逃到苏松常的工坊做工。
现在,东海镇的明军一踏上北岸,选称东海赵大帅,兴兵二十万,收复江北,立时如洪水荡涤污秽一般,清军守军望风而逃,百姓如久旱而逢甘霖般,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正月,年还没过完,南通、泰兴、如皋、如东、泰县等地便望风而降,清军兵力向扬州收缩,江北随之大震。
扬州,九年前,多铎率军南下,垂涎扬州之富,借口扬州军民抵抗,将数十万扬州百姓屠杀一空。
如今扬州城内,依旧没有什么百姓,居住的几乎全都是清军,还有清军的眷属,俨然一座军城。
这时在扬州城英亲王府邸,坐镇于此的阿济格,负手站立在地图前,冷哼一声,“赵杂毛好大的胃口!”
一旁的江南总督范文程,沉着脸道:“赵杂毛兵入长江,直指镇江,说明浙系所图不过南京,赵杂毛不攻镇江,而是渡江北上,所图便是王爷,还有王爷手下的几十万大军!这厮的胃口确实很大,简直猖狂!”
清军对明军的行动,早就进行过分析,若是明军只是封锁长江,那目标便是南京,要是明军不攻南京,登陆江北,那图谋就大了。
阿济格转过身来,脸上有些愤慨,突然骂了一声,“本王就不信,这赵杂毛能通天,到要看看他怎么吃下本王!”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赵杂毛凶猛,清军可真不敢轻视他。
范文程忧郁道:“王爷,现在赵杂毛以动,朱以海和伪明朝廷,肯定会紧随着行动。现在看赵杂毛的动作,伪明所图甚大,意图全歼王爷,王爷准备怎么应对?”
阿济格沉默片刻,便冷声说道:“这就要看朝廷的计策能否奏效,将伪明朝廷和朱以海的注意力,吸引到南京。如果朝廷计策成功,赵杂毛便是孤军深入,本王手握二十万大军,引诱赵杂毛来攻,或许能够给他一个教训,甚至斩杀此贼。”
扶明
扶明